美国本科留学期间收到开除处分怎么办? 国外留学期间收到开除处分的情况并不少见。学校会做出开除的决定,核心原因就是觉得学生的个人学业情况可能无法完成学业,而学分低于院校要求、GPA低于院校要求、挂科太多、出勤率太低这些都可以归在其中。另有学术不端的情况,这属于学术诚信问题,这也是国外看得很严的一项。综上,如果学生本科期间收到了开除的处分怎么办? 1、考虑申诉。 通常情况,学校给出处分的时候是以邮件形式发布,邮件上也会说明学生是否有申诉的机会。如果可以申诉,向谁申诉、申诉的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都会在邮件上标注说明。 此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申诉。一般来说,既然给了机会,就先考虑申诉。试一试,万一呢。 申诉的思路大致有三个方向:为什么出现学业跟不上(挂科、GPA不够、学分不够)的情况?是否有客观因素影响(需提供客观因素证明)?证明学业能力,以及如果获得机会之后后续将如何完成学业? 通过以上三个方向,学校基本就能看到学生的态度了,如果理由合理,基本可以申请到降低处分。 2、考虑转学。 转学这个方向在申诉结果不理想的时候可以考虑。转学的方式一般比较建议刚进入本科的学生选择,这样学分不会浪费很多,转学到社区大学,修一两年学分在转学到综合性大学或者四年制大学继续完成本科学位。时间也不会耽误很久。重修的一年,就当作打基础。 3、考虑跨本申硕。 如果学生已经在本科就读多年,或者之前因为个人情况申请过休学,不想再耽误时间重新就读本科,或者自我评估申诉结果不会很理想,在或者即便拿到继续完成学业的机会也有可能无法完成学业,就可以考虑跨本申硕。这样既不会耽误时间,也能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继续完成学业,确保自己有一个更高的真实学位。 以上,都是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收到开除处分之后可以选择的补救方式。非常能够理解在留学期间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无力感,可能也想过躲避这个问题,不处理不解决,但时间和经历会让自己知道问题出现之后不会自己消失,不解决就永远是个坎儿,所以整理好自己情绪,积极应对,积极处理,别怕,已经没有比现在更坏的结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