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3|回复: 6

这是中国政府当前的侨务工作指南,把“祖籍国”摆进去了。

[复制链接]

67

主题

16

回帖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62
发表于 2017-5-4 18: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怎样做好侨务工作?
2010年03月19日 20:51:58  来源:中国政府网

    做好侨务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侨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正确认识侨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侨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国内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地改善着我国的国际环境,使得华侨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这是新时期做好侨务工作的最大机遇。

    二、准确把握侨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祖国的强盛,极大地激发了海外侨胞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精神。中华文化作为海外侨胞与祖籍国血脉联系的“根”与“魂”,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新华侨华人的数量剧增、分布更广,他们受惠于改革开放政策,对祖国、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华裔新生代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已完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他们和新华侨华人已逐步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是住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我国加快发展带来了独特的有利条件。为此,侨务工作必须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争取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果。

    三、多种途径做好侨务工作。一是搭建平等互利的交往平台,密切华侨华人与祖国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发挥海外侨胞中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网络优势,鼓励他们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拓展侨务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侨胞正确处理好依法经营与互利共赢的关系,以依法经营为前提,以互利共赢为目的,营造有利于侨胞事业顺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及时通告有关经济信息,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落实侨务政策,依法保护侨胞在国内投资、经商、置业、捐赠的权益。更加充分运用海外侨胞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和已有的便捷渠道、贸易网络,帮助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使华侨华人与祖国的关系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相互吸引、牢不可破。

    二是大力推动侨务宣传工作,增强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感。要进一步加强侨务宣传、文化交流和联谊活动,使其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富有民族特色,能够对华侨华人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要继续鼓励海外侨胞积极参与促进和平统一大业,维护好、发展好他们“反独促统”的热情,巩固和壮大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爱国友好力量。积极引导和组织华侨华人到祖国参观访问、旅游观光、寻根问祖。支持华侨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组织有关人员到海外为华侨华人举办报告会、展览会、医疗服务、文艺慰问演出等活动。要办好国内有关涉侨的报纸、杂志、网络,与世界各地华文媒体通力合作,加强对海外侨胞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海外侨胞对祖国重大战略和方针政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是强化为侨胞服务工作力度,努力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坚持维护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是做好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是做好华侨华人工作的基础,要将其与维护好华侨华人在中国的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诚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努力维护好海外侨胞在住在国的合法权益,运用包括外交在内的一切手段,为华侨华人提供趋利避害的信息和援助。要认真引导华侨华人遵守住在国的法律,加强与住在国政府和民众的交流与沟通,合理解决矛盾和纠纷;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自己致富的过程中,惠及当地民众。鼓励华侨华人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特性的同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借鉴住在国的优秀文化,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荣,为自己在海外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是倡导树立海外侨胞新形象,推动和谐侨社建设。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国家有关华侨华人的负面报道不断增多,少数侨胞在经济领域的不规范经营及生活陋习、侨社内耗等问题,已成为影响侨胞在住在国形象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在当前住在国民众因中国崛起而产生心理失衡及经济不景气背景下,极易被放大,甚至成为局部冲突事件的导火索,危及海外侨胞的生存,干扰我外交工作大局,影响中国在海外的形象。因此,要大力倡导海外侨胞树立“遵纪守法、讲究诚信、举止文明、关爱社会、团结和谐”的新形象。要在“请进来、走出去”工作中,不厌其烦地教育和引导侨胞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遵守住在国法律,尊重当地社会、民族习俗,关注环境保护,尊重雇员权益,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回馈当地社会,与当地民众和睦相处。要积极探索开展新移民出国前的培训工作,在各类培训、研习活动中增加相关课程,提高新移民素质。侨胞社团是广大侨胞团结奋进的核心力量。要在海外大力推进和谐侨社建设,引导广大侨胞积极参加构建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侨社。侨胞社团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原则,精诚团结。各侨社之间要加强沟通、增进交流,建立协调机制,在重大问题上统一立场,联合行动,共同维护侨胞大团结。
分享 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308

回帖

121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4
发表于 2017-5-4 18: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中有这么一句“增强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感”。

大家怎么解读这句话?

我觉得,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感从来就存在。反而是中国政府在外宣上使用“祖藉国”概念在不断削弱侨胞对祖国认同感。

此文中间的这三句话“华侨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与“中华文化作为海外侨胞与祖籍国血脉联系的‘根’与‘魂’,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使华侨华人与祖国的关系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是自相矛盾的。

这是中国政府最高权威的媒体对中国政府自己的政府报告中有关侨务工作的解读,但是,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却不断出现,让人是哭笑不得。

如果前面那句话,即华人(即加入了外国国籍的华裔)对祖国(即中国)存在“向心力和凝聚力”,和第三句的“关系”是合理的话。那么,后面第二句就不应该是“海外侨胞与祖籍国血脉联系”,而应该是海外侨胞与祖国的血脉联系。

根据中国政府相关文本对“海外侨胞”的解释,它是包括华侨与华人两部分。起码来说,后面那句中的“海外侨胞”概念在这里的使用是不适当的,因为“海外侨胞”包括华侨,而华侨是具有中国国籍的,这些人与中国的关系不是祖藉国的关系,而是祖国的关系。

中国政府官方媒体在这方面至今处于非常混乱的处境之中,这与中国国务院侨办在这方面的理论定位方面存在的缺陷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主题

251

回帖

98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3
发表于 2017-5-4 1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一步增强理论研究与侨务工作的结合
——“侨务政策与海外华人研究”会议的观点摘登
2005年No.1 研究与探讨 作者:赵健 文峰

  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主办的“侨务政策与海外华人研究”会议于2004年12月27日至28日在广州召开。来自侨务系统和相关大学、科研院所的代表共30余人与会。会议围绕“侨务工作与学术研究的结合”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就当前侨务工作与理论研究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结合的思路提出了各自看法。代表们一致认为,侨务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十分重要,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使两者的结合更加紧密和有效。

  一、目前侨务实际工作与侨务理论研究相结合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与会专家认为,侨务工作到了新的阶段,要有所拓展、有所突破,先要有理论的准备。华侨华人研究的学者也逐渐从主要研究历史向研究现状转变,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将这两股力量凝聚起来,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两者各有优势、互补性很强。理论工作者有专业素质、研究时间长、基础扎实、研究较规范。但有弱点,对新的侨情不是很敏感,反应迟钝,提出的有些解决办法,缺少可操作性。实际工作者对中央政策、法律法规相当熟,对新情况了解多,对外联系面广,但缺少系统专业的训练。两者应相互靠近、取长补短、互相理解、互相谅解、互相学习。侨务部门要尊重知识,同时要多提供机会,提供平台。学者参与侨务工作可以用独特的视角,使侨务工作有所突破。

  很多与会者都曾承担国务院侨办政研司近年的课题研究任务,一些学者曾参与2004年政研司举办的多个相关研讨会。他们一致认为,国务院侨办近年来对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十分重视,特别是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表明了国务院侨办重视研究者智慧的态度。一些地方侨办也积极与专家、学者结合,相互补充。如福建省侨办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合作,进行新移民调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东省侨办在组织工作人员出国调研时也邀请暨南大学专家参加。暨南大学张应龙教授从社会学角度参与工作,荔湾区社区侨务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举措对于密切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有积极的作用。

  二、侨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仍存在“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广东省侨办助理巡视员吴行赐说:反思华侨华人研究 20多年的历史,一直与侨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的脱节现象:侨务工作部门关注实际应用,侨务专家注重理论研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国梁认为,侨务部门希望研究部门的成果非常具体,实用性强。但另一方面,学者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达到此境界。产、学、研结合不通畅。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教授刘权认为:华侨华人研究与相关学科结合不够。经济、管理类学科研究立竿见影,华侨华人研究相对较虚。广东省侨办侨政处处长肖锡权表示,侨务理论与实际工作脱离一直是内伤。这其中有体制问题,比如侨办归政府管,研究部门大部分归高校管;也有观念问题。广西社科院研究员赵和曼强调:研究部门长期积累的对内部报告轻视的观点根深蒂固。各单位考核制度不一,专家写给侨办的内部报告的成果往往不予认可,竞争不过其他方面的课题研究,致使专家利益受损,缺乏积极性。而侨务部门距变成学习型部门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许多领导对学者成果重视不够。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高伟浓认为,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学者缺乏第一手资料,有些调研,没有官方的参与就很难。同时华侨华人研究没有学科建设的支持,目前学科建设滞后于理论研究。

  浙江、陕西等地的侨办同志认为,当地几乎没有侨务理论研究支持,理论研究非常单薄,仅有侨务工作“一张皮”。浙江省侨办助理巡视员张翼翔介绍,实际工作中,非常希望有理论指导,但浙江省只剩浙江师大还有一个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专门研究人员就一两个。在侨务工作者中找不到有研究能力的人,浙江省侨办进行课题调研时,难以从理论深度入手。省里也找不到适合侨务工作需要的理论研究者。陕西侨办侨政处处长李梅梅则表示,陕西的华侨华人研究力量单薄,并且与侨务部门无联系。陕西侨力资源越来越少,侨务工作缺乏理论的指导和指引,比较茫然,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严重。

  三、学者和侨务工作者认为,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侨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1、学者研究课题的选择要与实践结合。福建社科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李鸿阶表示,研究工作一定要为政府决策服务,要结合政府需求进行规划,同时借势、借力扩大自己的研究成果。此外,专业工作者不仅要与侨务部门结合,还应该与所有涉侨部门结合,如教育、司法、出入境管理等各个方面,空间很大。学者要真心实意为侨务工作者提供服务。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提出,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一定要与实际工作结合,关起门来搞研究,只是对学科建设来说有意义,不符合现代化需要就没有前途。学者要适应社会需要转变观念、转变研究态度,做些对实际工作有用的东西,让侨务部门欣赏你,给你经费去研究。同时要做好进行艰苦的田野调查的准备。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周聿峨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侨”的概念很大,应该放开视野,加大与各界、各方联系,打破传统概念的条块分割。北京市侨办侨政处副处长李光耀提出,学者在研究问题时应有针对性,要了解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研究海内外侨情的变化,因为每一方面的变化都是侨务工作的机遇。同时研究的结论要有发展性、前瞻性、适用性。

  2、侨务理论研究应分工作、政策、理论等不同层次进行。周聿峨也认为,理论与实际工作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理论研究不能只专注于侨务热点问题,还应深入、客观地研究华侨华人问题。没有深入、坚实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对策研究。真正符合实际部门需要的,是长期基础研究的积累。

  3、可以举办一些讲座介绍学者的研究成果。与会者认为,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学者长期的研究成果精炼,提出观点,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厦门大学教授李明欢认为,一些侨务工作者没有时间系统地读一些书籍或长篇报告,可以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让学者将自己长期的研究心得浓缩后向侨务工作者介绍。

  4、应建立一种决策系统采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机制。与会者认为,要吸纳学者的研究成果,就应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此外,他们还提出,海外有一些学者对华侨华人的现状研究比较深入。可借鉴他们的成果。应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研究者的联系。国内要注重建立学术研究团队。研究者要有学术积淀。他们还希望侨务部门出去调研能够更多地吸纳科研人员参与。

  总之,与会者认为,会议拉近了侨务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的距离。随着国际、国内侨情发生变化,中央领导、侨办领导高度重视学者的作用,应该抓住机遇,多召开此类研讨会,加强沟通交流,共同为侨务事业的发展出力。

  (作者单位:国侨办政研司研究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10

回帖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02
发表于 2017-5-4 18: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健是中国国侨办政研司研究处处长。

我与她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有过两次长时间对于“祖藉国”概念的当面请教与讨论。讨论没有结果。各持己见。

我在接触中国海外侨务理论的初期,基本上是站住中国政府的立场上去思考。

目前,我已经转为站住海外侨胞的立场上去思考。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立场是怎么转变的,也不知道是几时转变的,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转变的。反正,我知道我已经转变了。就像东南亚的许多研究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学者始终是站住东南亚华人的立场上思考侨务理论一样,我觉得我有必要站住芝加哥华裔族群社区的立场上思考中华民族海外侨胞的事宜包括理论上的梳理、综合、概括、总结、提出。

对文中提出“建立一种决策系统采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机制”并重视海外学者的研究,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282

回帖

117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1
发表于 2017-5-4 18: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侨办打造"中国侨务论坛"推动侨务理论研究

2009年05月13日 17:50: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赵超)记者13日从国务院侨办获悉,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举办的首届“中国侨务论坛”日前在京闭幕。今后,国务院侨办将以“中国侨务论坛”为平台推动我国侨务理论研究。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各级侨务部门和大专院校、社科院所对侨务理论研究工作更加重视,侨务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水平不断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侨务学术交流活动更加频繁,侨务理论研究工作呈现出愈益活跃的局面。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表示,今后国务院侨办将以“中国侨务论坛”和国侨办重点课题研究为重点平台,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研究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以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要平台,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侨务理论研究队伍;坚持“贴近海内外侨情、贴近侨务工作对象、贴近侨务工作实际”的“三贴近”为方向,活跃侨务理论研究的工作氛围,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
    首届中国侨务论坛上,与会代表们围绕华侨华人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新华侨华人及华裔新生代研究、外国侨务工作与领事保护研究、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及文化传播关系之研究、侨务对台研究等11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国务院侨办希望借助“中国侨务论坛”这一平台,吸纳更多海内外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专家学者开展侨务理论研究,形成特色鲜明、多方协作、优势互补的侨务理论研究格局,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侨务理论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9

回帖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1
发表于 2017-5-4 18: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侨务理论研究要与相关战线的政协理论研究、统战理论研究、国际关系外交理论研究、民族理论研究、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交叉研究

中国侨务理论研究日益活跃 多学科交叉趋势凸现
2009年05月14日 16:34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5月11日,首届“中国侨务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侨办许又声副主任在大会上做了《完善机制 提高水平--不断实现侨务理论研究的新突破》的主题报告,对侨务理论研究工作进行总结部署。 中新社发 郑雄增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国侨网消息:作为侨务大国,中国的侨务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参与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成果日益丰富,水平稳步提升,影响渐趋扩大,呈现出愈益活跃的局面。

  首先,侨务理论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为中国侨务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国务院侨办课题是全国侨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平台。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侨办组织了四次两年一度的课题研究,立项153个,收到研究报告 200多篇。这些研究课题广泛涉及海外侨情、侨务政策、华人经济、华文教育、华文传媒、华裔新生代、国际移民等多方面内容,既有基础性的侨情研究,也有实践性的政策模拟;既有侨务历史、政策的回顾,也有前瞻性的趋势分析。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侨务论坛”,充分展示了2007-2008年度的49项课题研究成果。这些课题分别对华侨华人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新华侨华人与华裔新生代、华侨华人与居住国关系的现状和趋势、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海外侨胞在国内的权益保护等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研究,集中力量对侨情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填补了侨务理论基础研究的空白,为侨务工作把握侨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加强了对侨务政策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注重总结国外有益经验,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注重对敏感性、趋势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了预警判断,对侨务工作实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部分课题理论性强,有助于侨务部门深层次把握华侨华人与住在国的关系;有的课题实务性、操作性强。此外,课题研究地域从北美、东南亚、欧洲等华侨华人传统聚居地向拉美、非洲、中亚、中东等过去关注不多的地区深入,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占有第一手材料,更加科学、严谨,既有文献研究、统计研究,也有比较研究、案例研究、样本调查,将侨务理论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其次,参加侨务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侨务工作者日益增加,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日益凸现。

  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侨务理论研究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侨务理论研究队伍。这些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四方面:各大专院校的研究机构和不同院系;各级社科院的相关院所;各地华侨历史学会及各级侨务部门。各相关研究人员申报国务院侨办课题非常踊跃,国务院侨办2009-2010年度课题共收到申请书276份,是2007-2008年度的两倍,涉及68个大学和科研教学单位、12个省市侨办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参与申报课题的总人数超过 1000人。通过国务院侨办课题研究,吸引了海内外各学科许多知名学者,其中包括不少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人口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哲学、法学等学科的著名专家或学科带头人,为侨务理论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侨办对侨务理论研究工作愈加重视,参与申报国务院侨办研究课题的地方侨办越来越多,上海、福建、海南、湖南、四川等地方侨办领导亲自承担课题,促进了工作的发展。上海、福建等省市侨办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抽调力量组建政研处。北京市侨办成立了侨务理论研究中心,辽宁省侨办与辽宁省社科院联合成立了辽宁侨港澳研究所。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基地有新发展。上海研究基地工作活跃,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学术研讨会,出版侨务理论研究论文集;武汉基地结合“华创会”举办了“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浙江基地出版了《和谐侨团建设论文集》。这些措施进一步推动了侨务理论研究工作的拓展和深化。

  此外,侨务学术交流活动更加频密,进一步活跃了侨务理论研究氛围。

  近年来,国务院侨办通过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与华侨华人问题研究专家学者的联系,促进了侨务理论研究成果的交流和转化。国务院侨办先后与厦门大学和暨南大学合作,举办了两届“中国和平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研讨会”,本月11日至12日,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国侨务论坛”,对有关华侨华人和侨务理论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外国务院侨办还与上海市侨办、上海社科院联合举办了“华侨华人研究上海论坛——北美华侨华人问题学术研讨会”,邀请了30多位北美及国内华侨华人研究学者,围绕北美华侨华人的特点、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北美华人移民社区的变迁及其对中、美、加三国政府侨务和移民政策的影响这两大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结集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北美华侨华人新视角》。2008年台湾“大选” 前夕,邀请部分咨询委员及全国10多位长期研究台湾问题的专家,召开“侨务对台工作形势与对策研讨会”。今年,以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名义组团赴台出席“新时代新视野海外华人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同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台湾学者的联系,同台湾各方面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为了增进与海内外研究华侨华人问题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国务院侨办大力支持北京大学举办了“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第六届国际会议”,促进了华侨华人理论研究在世界范围的开展与合作。

  尽管中国侨务理论研究工作近年来有了新的拓展,但在国家社会科学领域还相对落后,与相关战线的政协理论研究、统战理论研究、国际关系外交理论研究、民族理论研究、海峡两岸关系研究相比还存在差距,全国侨办系统还没有一个专门从事侨务理论研究的机构,这与中国作为侨民大国的现状很不相称。中国侨务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从理论的高度,从中国独特国情的角度,以环顾世界的国际视野,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形成独有的体系和特色。
【编辑:谢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29

回帖

39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91
发表于 2017-5-4 18: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十六字”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文革后制定的。

我个人认为,这个基本原则不够全面,应该有新的原则,起码要高过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为海外侨胞书写的题字所概括的“团结起来、拥护革命、改善地位”三原则。否则还是回到毛泽东的原则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4-12-27 02:44 , Processed in 0.0818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