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0|回复: 1

10多年前,这个国家富得流油,却连一对大熊猫都供养不起

[复制链接]

195

主题

295

回帖

128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86
发表于 2018-3-7 07: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熊猫伦伦,磁性,1997年8月25日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伦伦以风华绝代艳压群熊,拥有与生俱来的王者气质,毛白脸大的美貌基因广为流传。1999年11月,它与雄性大熊猫洋洋一起前往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开始了旅美生活。目前,伦伦在美国已经产下5胎7仔,存活了7仔,长子大熊猫美兰也已经有了七个子女。
6c3800001d73478db50e

伦伦和洋洋是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动物园的镇园之宝,它们也是新闻中号称吃穷美国动物园又深受游客和粉丝喜爱的的熊猫家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0多年前,美国的《纽约时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吃掉竹笋、竹叶和大量预算》的文章,专门介绍了亚特兰大动物园的大熊猫是如何吃穷动物园的。这篇文章阐述了大熊猫饲养的费用实在太高、租金昂贵,导致动物园财政不堪重负。所以动物园决定联合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圣地亚哥动物园和孟菲斯动物园一起与中方谈判,要求降低租借费。如果没有谈判的余地,他们就不得不忍痛把大熊猫送回中国。
6c3500017a4208c3171b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惊讶。众所周知,去年美国的人均GDP为57467美元。它的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军事力量和经济最强盛的国家,源于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取得胜利。

在经历数十年的冷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想想美国,这样一个何等发达、富得流油的国家,可为何区区却连一对大熊猫都供养不起呢?
6c3400026322afdd4c74

据《纽约时报》当时报道,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圣地亚哥动物园、亚特兰大动物园和孟菲斯动物园曾是美国各大动物园羡慕的对象。然而,荣耀背后是大量的美元投入。以亚特兰大动物园的“伦伦”和“洋洋”为例,它们吃的是昂贵的全素套餐。每只大熊猫每天需要摄入84磅,大约40公斤的竹子。而且需要4人团队24小时专门轮流伺候。

当然,这与每年近100万美元的租借费比起来绝对是小巫见大巫,如果熊猫在美期间生下了熊猫崽,平均每年租金需要增加60万美元,而且在两年之后必须把熊猫崽交还给中国。除此之外,每个动物园还要每年另外支付100万美元用于美国和中国熊猫研究和保护计划。中国和美国动物园的租约多半为10年,合约总价值约合8000万美元。
6c3700010982a757b7ce

出于纯商业角度,饲养大熊猫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比饲养大象还要贵上五倍。娇贵熊猫的巨额支出,让美国四大动物园不堪重负。因此使得亚特兰大动物园园长丹尼斯·凯利决定联合其他三家动物园一起与中方谈判,要求调低租借费。

熊猫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是空前的,自从1972年,中国政府以“国礼”赠送了美国两只大熊猫“玲玲”与“欣欣”。它们踏上太平洋彼岸的那一刻起,就作为中美两国的友好使者,在美国掀起的狂热历久不衰。两个月前,去年7月出生的熊猫“泰山”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首次亮相,两小时内动物园卖出13000张门票。人们如此兴奋就为了争睹5个月大的熊猫仔的容颜,动物园表示人们为了看熊猫,甚至半夜起床,而其它动物是不具备这种魅力的。
6c3300056208d0656530

当然,动物园以把熊猫送回中国作威胁,估计只是为了和中国讨价还价罢了。毕竟佐治亚州的老百姓非常热爱大熊猫,他们不忍心让它们离开。据说,为了解决动物园的财政危机,同时又能留下大熊猫,亚特兰大的很多居民自愿为伦伦和洋洋的熊猫家庭种竹子,亚特兰大园方成立了一支小分队,专为这对大熊猫在亚特兰大附近寻找、采办合其口味的竹子 。如今伦伦的家族日益壮大,美熊辈出,粉丝遍布海内外。

去年8月25日,“伦伦”度过了20岁生日。9月9日,“洋洋”度过了20岁的生日。根据中美签订的新协议,“伦伦”和“洋洋”会继续留在亚特兰大动物园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234

回帖

83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35
发表于 2018-3-7 07: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5-5-18 17:59 , Processed in 0.0789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