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在澳洲读本科,挂科是如何一步步导致开除的 接触留学生这么多年,我遇到过不少在澳洲读本科,特别是在像计算机这种压力大的专业里,因为挂科太多、学分太低而被学校要求停学的同学。非常理解学生在遇到这些状况时产生的焦虑,大多都是对无法拿到学位的恐慌。 在澳洲,如果挂科多了,学校不是直接就让你停学的,它有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比如,要是一个学期内挂的课超过了两门,那你大概率会收到一封学校的Warning Letter,也就是警告信。这封信会要求你提交一份书面的解释,可能还会有听证会要求参加。这时候得认真准备解释信,找找不可控的原因,比如身体不好就附上医生的证明,然后好好规划一下接下来怎么改进。 如果情况更严重一点,比如连续两个学期挂科都超过一半,那可能就会收到学校的开除警告信。或者之前已经因为挂科被警告过好几次了,那学校就可能真的让你停学一段时间,甚至是直接开除。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硬扛着解释,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主动申请休学。不过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申请休学通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你至少得顺利完成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才能申请,而且最常见的是批6个月,也就是一个学期。还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并且一定要在学期最晚截止日期之前申请。主动暂停学业,给自己争取一点缓冲和调整的时间,有时候比被动停学要更好。 张同学,在澳洲一所不错的大学读计算机,大一大二还凑合,到了大二下学期开始,大量的专业课涌上来,他一下就懵了,挂科开始变得很厉害。他自己后来总结,原因挺多的:一是计算机专业不是他自己想选的,是家里人定的,所以他内心有抵触,不愿意学;二是他花了很多时间在社团活动上,还遇到一个不太好的搭档,搞得自己心态很崩;再加上家里也出了一些事情,和父母关系不好,多重压力下,他大三上的时候就收到了一次退学警告。 遇到这类情况,我的建议是: ·千万别慌,也别逃避。主动了解学校的具体政策,为自己找机会。 ·认真准备每一次解释的机会。无论是回复警告信还是参加听证会,都要真诚地说明原因,并展示你的改进计划。 ·考虑主动申请休学。如果你感觉自己确实需要停下来调整心态、或者处理一些紧急的个人事务,主动申请休学是一个可以利用的选项。 ·善用学校的支持资源。比如去找学生顾问寻求解决办法。 如果都已经尝试过但是结果不理想,可以考虑:跨本升硕。直接申请硕士院校就读,学生能够继续获得就读机会。之所以说,这能够短时间拿到学位,是因为硕士学制时间比本科要短很多,通常为1年—2年的时间,学生也可以选择更为简单或者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拿到学位完成认证。 对于留学生来说,本科无法毕业一直站在原地与“老问题”做斗争已经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了,不承认某些方面的弱点,只会让学生一直看不到“未来”。巧妙地避开自己的弱项,往更高的地方看,尝试申请硕士,说不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