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5|回复: 4

我对华联会选举、匿名信的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233

回帖

78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4
发表于 2017-5-4 17: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举之前出现针对有关候选人的“攻击性”、“詆毁性”舆论,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是美国言论自由的一种体现方式而已,还记得马克吐温笔下的竞选州长吗?州长候选人参选之后,马上就有媒体报道说一堆黑的、白的小孩围着候选人叫爸爸。

现在华联会选举,搞差额选举,这是侨社民主的重大进步。在选举倒计时的日子里不断出现匿名信风波,有些涉及下届主席候选人,有些涉及现任主席,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家不必反应过激。相反,侨社应该逐渐习惯这种体现言论自由的方式,这种东西见多了,就像美国人一样,就不把它当回事了。

西方新闻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公众是聪明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提供充分资讯的前提下,能区分对与错,能分别真理与谬论。这次匿名信出来后,芝加哥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以及华联会先后发布了声明,针对相关问题做出回应与澄清,这就为公众提供了“充分资讯”,我们应该相信公众能从这些充分的资讯中得出自己的正确判断。所以,不要以为一封匿名信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选票,我们要相信公众,特别是相信拥有投票权的华联会理事们,拥有辨别是非的判断能力。“充分资讯”这个关键词很重要,信息源不能一边倒,匿名信写作方发布信息后,对应的,另一方也应该出来“声明”,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信息才能走向“充分”。

公众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个理论前提,同中国几千年下来“愚民政策”恰恰相反,中国统治者的“理论前提”就是老百姓是傻子,是受愚弄的对象,认为写一篇文章,比如发个什么匿名信,就真的能影响民众。中国民众的集体思维,也继承了“被愚弄”的特徵,形成一种奴性,这种特徵会在我们的思维方式、言论方式中渗透出来,即便我们现在是生活在美国。毕竟,几千年形成的东西,惯性很大。

但是,我们需要反思,需要问一句:选情这个东西,真的那么容易就被一封匿名信给忽悠了?我们的华联会理事们真的那么傻么?
分享 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主题

312

回帖

171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710
发表于 2017-5-4 18: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本上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237

回帖

106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66
发表于 2017-5-4 1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正确,这次华联会的选举结果就是非常好的佐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19

回帖

32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0
发表于 2017-5-4 18: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就是喜欢匿名信——试问愚民政策何时了?


匿名信和大字报一样,在中国民主时代发生过。它在现在网络时代正在兴起。因为民主、自由受压制,因为媒体未能提供言论自由给读者,因为要保护公民本身的安全,使用匿名或者笔名去写文章揭露社会现实,是适当不过的事情。

在《美国侨网》发表民主自由言论,是侨社民主的重大进步。提供民主自由园地给读者,这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只要讲事实,摆道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是督促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方法。

可喜的是这些匿名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勇敢地向读者提供客观的事实,摆脱了愚民政策的束缚,没有使用人身攻击的词句,尽量促使民智尽开。在这个基本上恐惧的社会,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真不容易。有眼睛观看的,有思想的人们应该给予支持和肯定。

匿名信一出现,各式各样的人马,各式各样的事情暴露出来。以什么“会”的名义进行攻击,使用其他名人名字作为广告刊登,要挟他们。公众有没有辨别能力?有,这需要时间,需要提供更多信息分辨是非。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喜爱刊登《声明》,因为它是有偿广告。他们逐渐变为金钱的奴隶。他们对于有正义感的匿名信不屑一顾。可笑的是他们被金钱俘虏了、弄脏了,还自以为清高。他们用攻击匿名信的方式乞求更多广告。真令人叹息。

其实,匿名信又怎样。攻击匿名信的作者还不是一样使用“匿名”?使用了多少笔名,他心知肚明。事实表明,匿名信是一件重要的武器,既保护了自己,又教育了群众,更监督了社会。我们逐渐觉悟,不再是傻瓜。


来源:美国侨网,   发布者:抱打不平    时间:2010年7月19日 10: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38

回帖

44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8
发表于 2017-5-4 18: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篇短文,思路,论理方式一脉相承,像是同一个人所写,但仔细再看一遍,却又能肯定不是同一人所写。第一篇写在7月15日,更客观、中肯一些,那个抱打不平的文章,写在7月19日,主观的东西太多,影响了文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4-12-25 23:56 , Processed in 0.0711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