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2|回复: 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经济转型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252

回帖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53
发表于 2017-10-10 17: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侨报记者徐一凡10月4日华盛顿报道】10月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2017年年报,主题为“促进包容性增长”(“Promoting Inclusive Development”)。年报主要介绍了IMF的职能体现,一年来在启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的聚焦点,地区重要事件等。这份年报提及中国时强调了中国经济转型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影响很大,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一面。

3183000287a26bd42ef1

IMF的2017年年会即将举办,IMF2017年年报也如期发布。提及中国时,年报指出,过去20年间,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联系发展日益金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许多原材料都来自非洲。在此期间,中非之间的贸易增长了40多倍。中国在非洲出口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1.6%跃升至2015年的16.5%,在非洲进口中的比重也从2.5%上升到了23.2%。
但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而增长的动力正从投资和出口转向国内消费,这一过程被称为“再平衡”。基金组织近期一份分析报告显示,这一转变对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影响尤其大,而许多大宗商品出口国都是非洲国家。2015年,非洲对中国的出口额从2014年的1050亿美元下降至480亿美元,给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带来了压力。大宗商品密集型国家的政府收入大幅下降,迫使它们削减公共支出,包括它们急需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支出。这在短期内带来了阵痛。
不过年报也提到,并非只有坏消息。为在国外寻找更多的机会,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扩大了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和贷款,特别是在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非资源密集型国家。从中期来看,这些投资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融入全球价值链创造了契机,推动了非洲大陆急需的结构性转变。分析报告作者之一诺德(Roger Nord)表示:“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在短期内会对非洲造成负面影响,但中国向消费拉动型的经济转型,为非洲加快推进急需的结构转型提供了契机。”
IMF今年的年报重点讨论了聚焦全球经济增长的问题,聚焦点主要在于世界贸易的挑战、生产率衰退、促进包容性增长、性别平等工作、债务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工作等。同时,年报也从经济监督、贷款、能力建设等职能为出发点梳理了过去一年IMF的主要工作进展。
(编辑:苏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4-6-16 06:33 , Processed in 0.0786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